為什麼寶寶會便祕呢?

對於新生兒和嬰兒,排便是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,但有時候他們可能會遇到便秘的問題。正確了解便秘的原因以及如何預防是關鍵,因為便秘可能會讓寶寶感到不適。以下將探討為什麼寶寶會便秘,以及如何應對這個問題。

便秘的定義:

通常寶寶的排便頻率在每天1-2次或2-3天1次之間,但這是個體差異很大的。此外,觀察便便的型態和顏色也是判斷是否有便秘的重要依據。

判斷新生兒便秘的症狀:

要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,可以觀察以下三個方面的症狀: 1. 嬰兒排便次數減少:如果寶寶超過3天才排便一次,或者每星期排便次數少於2次,這可能是便秘的表現。 2. 大便形態改變:如果便便呈現顆粒狀、硬又乾燥,或帶有血絲,這也可能是便秘的症狀。 3. 嬰兒排便不順:如果寶寶出現食慾不佳、精神不佳,排便時感到不適和困難,甚至可能哭鬧不休,這也是便秘的徵兆。 此外,持續2-4週的便秘情況更值得關注。

便秘的原因:

初生嬰兒便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主要分為 1. 功能性便秘(Functional constipation):這是便秘的最常見原因,佔了便秘病例的大多數。它通常與寶寶的飲食、腸胃吸收和排便習慣有關,並不是由於疾病引起的。例如,喝配方奶的寶寶更容易便秘,因為這種奶含有較多的鈣和蛋白質,但相對較少的澱粉和糖。 2. 器質性便秘(Organic causes):這種便秘是由器官或組織的病變引起的,例如消化道疾病、內分泌代謝疾病、肛門疾病等。這些疾病會對寶寶的排便功能造成影響,導致便秘。

6大常見嬰幼兒便秘原因:

1. 餵養方式:喝配方奶的寶寶較容易便秘,因為這種奶含有較多的鈣和蛋白質,但較少的糖和澱粉。 2. 蛋白質攝取過多: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過高可能導致大便變得乾燥、硬結,甚至引起排便困難和便血。 3. 缺乏纖維質:當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後,應確保他們攝取足夠的蔬菜、水果和穀殼類食物,以預防便秘。 4. 水分不足:六個月以上的嬰兒應該確保足夠的水分攝取,以維持正常的排便。 5. 環境改變:環境變化,如換人照顧或上幼兒園,可能會對寶寶的排便習慣產生影響。 6. 疾病因素:某些疾病,如消化道問題、內分泌代謝異常或肛門疾病,可能導致器質性便秘。